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底面积为10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I.甲同学用这套装置测定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打开B容器密封盖,加入液体C,调整A的高度,使B中液面至刻度15.0cm处;
③将过量的铁粉平铺在电热板上,盖紧容器B的密封盖;
④通电加热铁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A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在该同学的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代替铁粉的是______。
A.红磷? B.木炭? C.铜粉
(3)在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B中的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______cm(填整数)。
II.乙同学欲用此装置测定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他的操作与甲不同之处有:将操作③中铁粉的质量改为1.0g,并使容器B充满氯气后,再盖紧容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同学的实验中,下列试剂中适合于做液体C的是_______。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2)实验结束时,液面在刻度8.8cm处。若将当时的实验条件近似看作标准状况,请据此计算生成物FeClx中x的值是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上面的实验结果比理论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I(1)盖严B容器密封盖,向A中加水,使A中液面高于B中的液面,一段时间后,A、B液面差高度不变,则气密性良好。?(2)B?(3)12
II(1)C?(2)3.1?(3)偏大?氯气溶于水;漏气;读数时A中液面高于B。(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事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
B.测定未知NaOH溶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需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
C.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正确,加入碎瓷片,会防止暴沸
B 正确,用标准液酸滴定未知NaOH溶液,所以用酸式滴定管装酸,在用之前,除用水洗外,还要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
C 错误,配置硫酸溶液时,应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再在容量瓶中定容
D 正确,不慎碰翻酒精灯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下列气体和溶液进行喷泉实验,最终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A.CO2和NaOH溶液
B.NH3和水
C.Cl2和NaOH溶液
D.NO2和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Na2CO3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操作有(?)
A.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过
B.滴定前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盐酸后又加蒸馏水
C.滴定前读数方法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D.滴定前尖嘴中气泡未排除即进行滴定,滴定后尖嘴无气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由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NH3的水溶液能导电
| NH3是电解质
|
B
| 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BaSO3不溶于强酸
|
C
| Ca(ClO)2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 酸性:H2CO3 >HClO
|
D
| Na2SiO3溶液中滴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 非金属性:Cl>Si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