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 T/K | 大理石规格 | HNO3浓度/mol?L-1 |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______ ______ ______ ③ ______ ______ ______ ④ ______ ______ ______
|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CaCO3+HNO3═Ca(NO3)2+CO2↑+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由实验目的可知,探究浓度、温度、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则实验①②的温度、大理石规格相同,只有浓度不同,实验①③中只有温度不同,实验①④中只有大理石规格不同,故答案为:
实验编号T/K大理石规格HNO3浓度/mol?L-1实验目的①298粗颗粒2.00(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②298粗颗粒1.00③308粗颗粒2.00④298细颗粒2.00(2)由图可知70至90S,CO2生成的质量为m(CO2)=0.95g-0.85g=0.1g,物质的量为n(CO2)=0.144mol,
由12CaCO3+HNO3=12Ca(NO3)2+12CO2↑+12H2O可知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n(HNO3)=0.144mol×2=1220mol,
又溶液体积为25ml=0.025L,所以HNO3减少的浓度△c(HNO3)=211mol?L-1,
反应的时间t=90s-70s=20s
所以HNO3在70-90S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NO3)=△c△t=1110mol?L-1?S-1,
答: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10mol?L-1?S-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对反应A(g)+3B(g)=2C(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A.v(A)=0.3 mol·L-1·min-1 B.v(B)=0.6 mol·L-1·min-1
C.v(C)=0.5 mol·L-1·min-1 D.v(A)=0.01 mol·L-1·s-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较大小时,可以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得的数值进行比较,先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转换成相同的单位,v(A)="0.01×60=0.6" mol·L-1·min-1,所以用A、B、C、A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3 mol·L-1·min-1、0.2 mol·L-1·min-1、0.25 mol·L-1·min-1、0.6mol·L-1·min-1,所以D项正确,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已知:4A(g)+5B(g)=4C(g)+6D(g),如果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V(D)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A.4/5 V(A)=V(B)? B.5/6 V(B)=V(D)
C.2/3 V(A)=V(D)? D.4/5 V(B)=V(C)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为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速率之比也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判断选项D是正确的,其他都是错误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
1.00 mol·L-1、2.00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K、308K,每次实验
HNO3的用量为25.0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2)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见下图

依据反应方程式
CaCO3+HNO3==
Ca(NO3)2+
CO2↑+
H2O,计算实验①在70~90s范围内HNO3的平均反应速率(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
(2)70至90s内,CO2生成的质量为:m(CO2)=0.95g-0.84g=0.11g,
其物质的量为n(CO2)=0.11g÷44g·mol-1=0.0025mol,
根据方程式比例,可知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n(HNO3)=0.0025mol×2=0.005mol,
溶液体积为25mL=0.025L,所以HNO3减少的浓度△c(HNO3)=0.2mol·L-1,
所以HNO3在70-90S范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HNO3)=0.01mol·L-1·s-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温度下,将0.2 mol C(s)和0.3 mol H2O(g),投入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5 min达到平衡后,密度增加了0.3 g·L-1。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过程中,用C来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05 mol·L-1·min-1
B.达平衡时压强变为原来的7/6
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005
D.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2 mol C(s)和0.3 mol H2O(g),重新达到平衡后,H2O的转化率等于16.7%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A、碳是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A不正确;B、5 min达到平衡后,密度增加了0.3 g/L,则容器中气体的质量增加了0.6g,则根据方程式C(s)+H2O(g)
CO(g)+H2(g)可知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物质的量是0.6g÷12g/mol=0.05mol,则
C(s)+H2O(g)
CO(g)+H2(g)
起始量(mol)? 0.3? 0? 0
转化量(mol)? 0.05? 0.05? 0.05
平衡量(mol)? 0.25? 0.05? 0.05
因此达平衡时压强变为原来的(0.25+0.05+0.05)÷0.3=7/6,B正确;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005,C正确;
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加入0.2 mol C(s)和0.3 mol H2O(g),相当于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水蒸气的转化率将大于
×100%=16.67%,D不正确,答案选B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