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表所列举的各组事实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A SO3可与水反应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B Cl2和SO2都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Cl2和SO2混合后可用于漂白纸浆 C 铝的最外层电子较钠多 钠的金属性强于铝 D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三氧化硫易和水反应,但在工业制硫酸中用水吸收三氧化硫易形成酸雾,阻止吸收,所以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无因果关系,故A不选;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漂白作用,二氧化硫有漂白作用,但二者在水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生成硫酸和盐酸,Cl2+SO2+2H2O=H2SO4+2HCl,Cl2和SO2混合后不能用于漂白纸浆,无因果关系,故B不选;
C、金属性的强弱是由失电子能力决定的,钠失电子能力强于铝,所以钠的金属性强于铝,与铝最外层电子数多无关,无因果关系,故C不选;
D、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发生反应,可以做电解池中的电极,所以前后有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故D选;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氯气在295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列式计算)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移动.
参考答案:(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2)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氯气,近似氯气难度为0.09mol/L;依据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得到平衡浓度:
? Cl2+H2O?H++Cl-+HClO
起始浓度:0.09? ?0? ?0?0
转化浓度:0.03? 0.03?0.03?0.03
平衡浓度:0.06? ?0.03?0.03?0.03
K=c(H+)c(Cl-)c(HClO)c(Cl2)=0.03×0.03×0.030.06=4.5×10-3
故答案为:4.5×10-3;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会和平衡状态下的氢离子反应,平衡正向进行,故答案为:右;
(4)在上述平衡中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进行,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氯气的溶解量会增加,故答案为:增大;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发现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新型合金材料的硬度比成分金属大,熔点比成分金属高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生铁和钢都可以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盐酸中
⑤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硅是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①正确。合金的熔点比成分金属低,②错误,光导纤维的成分是SiO2,③错误,生铁和钢都含有碳元素,不能完全溶解,④错误。氮化硅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⑤正确,C选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集气瓶内装的混合气体是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震荡,溶液变成橙黄色,气体颜色消失。再打开玻璃片,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N2、NO2、Br2
B.NO2、NO、N2
C.NO2、O2、NO
D.N2、NO、Br2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某集气瓶内装的混合气体是红棕色,即瓶内气体有、NO2 或Br2;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震荡,溶液变成橙黄色,气体颜色消失即混合气体中一定有溴蒸气;所以B、C排除;又再打开玻璃片,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说明加入水后,还有NO气体;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A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物质
B.氢气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口有白雾产生
C.氯气与水的反应中氯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实验中制氯气时产生的尾气,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参考答案: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成分不一样,二者不是同一物质,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物是氯化氢,氯化氢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有白雾产生,故B正确;
C、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只有Cl元素,所以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错误;
D、氯气的尾气处理要用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比氢氧化钙的碱性要强,这样吸收氯气更彻底,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