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平衡》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8 00:25: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6分)在2 L容器中有3种物质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反应在t时刻达到平衡(X、Y、Z均为气态)。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起始至t时刻,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3)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t时刻该反应已停止 B.在t时刻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t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在t时刻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
参考答案:(1)(2分)2X 3Y+Z(写“ = ”扣1分) (2)(2分)0.6/t mol·(L·min)-1 (不写单位或写错扣1分) (3)(2分)BC(对1个得1分,多答或错答0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X的物质的量减少,Y、Z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X是反应物,Y、Z是生成物。到达平衡时X、Y、Z的变化量分别为2.4mol-1.6mol=0.8mol、1.2mol、0.4mol,所以变化量之比是2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 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
参考答案:A、N2(g)+3H2(g)?2NH3(g)△H=-92.4kJ/mol.焓变是指1mol氮气和3mol氢气全部反应放出的热量;①起始量反应不能全部转化所以a<92.4KJ,②起始量相当于在①中加入了1mol氮气,所以平衡正向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b>a,但是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所以b<92.4KJ,故放出热量关系:a<b<92.4,故A正确; B、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改变,所以化学平衡常数为①=②=③,故B错误; C、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条件分数,依据A分析可知②>①,③可以看做在②中 加入了3mol氢气,平衡继续正向进行,所以氨气的含量增大,即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②<③,故C错误; D、依据C的分析可知,氮气的转化率③>②;②<①,③可以看做是在①中加入了相同的平衡体系,压强增大平衡正向进行,所以氮气转化率③>①>②,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 2C(g)+Q(Q>0),容器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B.40min~54min之间反应速率v(正) < v(逆) C.设20min和30min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K1 >K2 D.0~8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4mol/(L·mi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由图象知,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C的量应该增加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B、该时间段平衡应该逆向移动,应该是v(正) < v(逆),故B正确;C.则K1 <K2故C错误.D、0~8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1.36)/8=0.08mol/(L·min),故D错误.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则用C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mol/(L·s)。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和B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是0.3mol/(L·s)、0.15mol/(L·s)。消耗A和B的浓度分别是0.6mol/L、0.3mol/L,而A和B的起始浓度分别是2mol/L、1mol/L,所以A的转化率是 。2s时B的浓度是1mol/L-0.3mol/L=0.7mol/L,答案选A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学生不难得分。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二氧化硫转化率?,化学反应速率?(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min~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扩大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1) (3分) (2)增大? 增大 ?减小(各1分)?(3)15~20min和25~30min(2分) (4)增加了O2的量(2分)? a(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定义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K值、二氧化硫转化率均增大,反应速率减小; (3)由图可知,在15~20min和25~30min的时间段,各物质的量均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反应进行至20min时,O2的量急剧增加,则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了O2的量;10min~15min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加快,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加入了催化剂,而bcd均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可根据所学知识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