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化学式可称为分子式的是
A.NaNO3
B.NH4Cl
C.H2SO4
D.Si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只有分子晶体,化学式才是分子式,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化学式只是表示离子或者原子的个数比。故选C 。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KOH
C.CaCl2
D.C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化学键的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因此A中含有极性键,B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C中含有离子键,D中极性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
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
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IA和IIA族,碱性:CsOH>Ba(OH)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可由一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二是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如HClO4的酸性大于H2SO4或稳定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而不是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核电荷数是铝大于钠,原子序数是氯元素的大于钠元素的,但原子半径是钠原子的大于氯原子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
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苯和正已烷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B.都生成沉淀;
C.浓HNO3与Cu反应生成NO2;
D.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不能鉴别,故B错误;
C.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Cu反应生成NO2,故C正确;
D.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鉴别物质时,应能产生不同的反应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