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述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分别向2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和2 mL 0.1 mol·L-1 H3BO3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前者有气泡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
| 酸性: CH3COOH > H2CO3> H3BO3
|
B
| 向2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 mol·L-1 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 mol·L-1 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溶解度:Mg(OH)2>Fe(OH)3
|
C
| 在少量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Na,生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
| CH3CH2OH是弱电解质
|
D
| 用3 mL稀H2SO4溶液与足量Zn反应,当气泡稀少时,加入 1 mL浓H2SO4,又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 H2SO4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强酸反应制弱酸,NaHCO3溶液只与CH3COOH反应,酸性:CH3COOH>H2CO3>H3BO3,故A正确;B.向2mL 0.1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3滴0.1mol·L-1 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再滴加3滴0.1mol·L-1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发生沉淀的转化,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故B正确;钠能与乙醇中的羟基反应生成氢气,与电离无关,故C错误;浓硫酸稀释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D错误,故选A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B.酸性:H2SO4>HClO4>H2SeO4
C.氧化性:Cl2>S>Se>Te
D.微粒半径:S2->Cl>S>F
参考答案:A、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S,故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S2->I->Br->Cl-,故A错误;
B、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的酸性就越强,得电子能力:Cl>S>Se,故酸性:HClO4>H2SO4>H2SeO4,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所以Cl2>S,同主族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S>Se>Te,故C正确;
D、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S>F,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Cl<S,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10年1月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
[? ]
A.同种物质
B.同分异构体
C.同位素
D.同素异形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A、B两种元素以共价键相结合成AB2型化合物,则A、B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不可能是下列的
A.ⅣA、ⅥA
B.ⅥA?、ⅦA?
C.VA、ⅥA
D.ⅡA、Ⅶ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所以以共价键相结合成AB2型化合物可以是CO2、SO2、NO2、OF2等。第ⅡA是金属元素,不能形成共价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科学家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反应机理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最正确的是( )
A.2Na218O2+2H2O=4Na18OH+O2↑
B.2KMnO4+5H218O2+3H2SO4=K2SO4+2MnSO4+518O2↑+8H2O
C.CH3COOH+C2H518OH→CH3COOC2H5+H218O
D.5NH415NO3=4N2↑+2H15NO3+9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