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8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 (CH2)6N4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称取1.500 g样品,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
步骤Ⅱ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
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0.101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⑴根据实验步骤填空:
①步骤Ⅰ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②步骤Ⅱ中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样品溶液进行量取,则测得样品中氮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对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滴定时对NaOH标准溶液体积,读取初读数时仰视,读取终读数时姿势正确,则测得样品中氮质量分数?。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色变成?色。
⑵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 待测溶液体积/ml
| 标准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
滴定前/ml
| 滴定后/ml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1.99
|
3
| 25.00
| 2.30
| 22.30
|
则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为?,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18分)
⑴①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分)?②偏低(2分)?无影响?(2分)偏低?(2分)③B?(2分)④无?(2分)?粉红?(2分)
⑵20.00?(2分) 18.85%?(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某课外小组利用H2还原黄色的WO3粉末测定W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中的试剂是盐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_____、C______、D______;
(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_____,其方法是______
(3)“加热反应管E”和“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_____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4)反应过程中G管逸出的气体是______,其处理方法是______
(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
①空E管的质量a;?②E管和WO3的总质量b;③反应后E管和W粉的总质量c(冷却到室温称量);④反应前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d;⑤反应后F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e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W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W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
计算式1:Ar(W)=______;计算式2:Ar(W)=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来获得氢气,氢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故答案为:锌粒,水,浓硫酸;
(2)实验装置连接好了以后,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可以根据气压原理来检验,即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检查气密性;将G弯管浸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温热烧瓶B,观察G管口,若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过程中,在H2与WO3反应前必须依次除去氯化氢、水蒸气,装置中的空气赶尽,再进行实验,所以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待氢气纯净后进行试验,故答案为:先从A瓶逐滴滴加液体;检验H2的纯度;
(4)实验接收后,会用氢气剩余,保证金属氧化物全部消耗,所以最后出来的是氢气,点燃会出现淡蓝色的火焰,
故答案为:氢气;在G管出口处点燃;
(5)WO3+3H2? ?△?.?W+3H2O
Ar(W)+48?Ar(W) 54
?b-a?c-a?e-d
即Ar(W)+48b-a=Ar(W)c-a=54e-d
分别求解,由①可求得Ar(W)=48(c-a)b-c,由②可求得Ar(W)=54(c-a)e-d,故答案为:48(c-a)b-c;?54(c-a)e-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第二步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某校合作学习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进行了再探究。将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水反应,有气泡放出,将所得的浓溶液分成四份,分别进行实验探究:

试回答: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二氧化锰作用下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B、D两个实验,回答D实验中酚酞试液不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考虑,回答A实验中酚酞试液不变红的原因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Na2O2+2H2O==2NaOH+H2O2;②2H2O2
2H2O+O2↑
(2)H2O2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
(3)H2O2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NaOH的浓度大或OH-的浓度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___________。
(2)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A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除尽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
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反应前先用小火微热烧瓶,B、C、D瓶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里会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
(2)2H2SO4(浓)+C?
2H2O+2SO2↑+CO2↑
(3)无水硫酸铜 ;检验H2O? ;品红溶液;检验SO2 ;KMnO4酸性溶液;SO2? ;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
(4)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不褪尽(或不褪色,或不褪成无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乐山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石蕊溶液
B.四氯化碳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