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4℃时,若50滴水的体积是m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约是( )
A.m×50×18×6.02×1023
B.
×6.02×1023
C.×6.02×1023
D.
参考答案:4℃时,若50滴水的体积是mmL,则其质量=mmL×1g/mL=mg,其物质的量=mg18g/mol=m18mol,
故1滴水含有的水分子物质的量=m18mol50=m50×18mol,
故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约是m50×18mol×6.02×1023mol-1=m50×18×6.02×1023,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FeSO4溶液,操作步骤有:①在天平上称取27.8 g绿矾,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把它完全溶解。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500 mL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1 cm—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俯视刻度,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4)若没有进行④的操作,其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中出现了下列情况应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____________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溅在容量瓶外面,应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②④③⑤? (2)天平(及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3)偏高? (4)偏低? (5)弃掉,重新配制?弃掉,重新配制
本题解析:(1)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实验步骤为:
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多少)、称量(称量或量取所需要的溶质)、溶解(溶解溶质或稀释溶液)、回温(使溶液恢复到室温)、转移(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洗涤(洗涤容量瓶2~3次)、振荡(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先加水至接近刻度线1~2 cm,再滴加水)、摇匀(反复摇动容量瓶)、装瓶(装瓶保存)。
正确的顺序序号为①②④③⑤
(2)称量需要天平(及砝码)、药匙,溶解需要烧杯、玻璃棒,转移定容需要玻璃棒、胶头滴管,配制溶液需要容量瓶。
(3)下面是俯视与平视的区别:

弧线为液面,实线为刻度线,虚线是视线
不论平视、俯视还是仰视,都是视线与液面弧线相切。显然俯视比平视加水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4)若不进行④操作,溶质就不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容量瓶内溶质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5)这两种操作,都是无法补救的错误操作,也是严禁出现的操作,万一出现了,只能将所配溶液弃掉,重新配制。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2.0mol?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溶液C(OH—)=1mol/L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mL 4.0 mol?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0.1mol/L则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2.352L
B.2.448L
C.2.688L
D.2.856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一个反应后溶液显碱性,说明溶液中元素Al都以AlO2-形式存在,Fe及其氧化物和碱不反应,则溶液里的物质就是NaAlO2、NaOH,其中OH-浓度是1mol/L,则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AlO2-的物质的量就是0.1mol;由(1)可知,在第二个反应中Al3+的物质的量是0.1mol,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mo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所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4-0.01-0.1×3)/2=0.045mol。根据反应式2Al+Fe2O3
2Fe+Al2O3可知,反应后每一份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是0.045mol,单质铝的物质的量是0.1mol-0.045mol=0.055mol,所以再和盐酸的反应中,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是0.045mol+0.055mol×1.5=0.1275mol,所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275mol×22.4L/mol=2.856L,答案选D。
点评:该题属于较难的试题,既要根据电荷守恒,计算离子的浓度,还要判断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过量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思路是:在对物质转化过程的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借助“守恒原理”,快刀斩乱麻,简化解题。除守恒法外,还有常用极值法、差量法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 (6分)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乙醇?②MgCl2晶体?③蔗糖?④铜?⑤食盐水?⑥BaSO4?
请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4分)现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18g,充分与氧气反应后测得所得到的CO2的总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试计算
(1)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2)原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g/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1? (1)④⑤?(2)②⑥? (3)①③
2.(1)5.6L;?(2)1.6g/L
本题解析:1、铜为单质、食盐水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酸碱盐均为电解质,故MgCl2晶体、BaSO4为电解质
乙醇与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
有自由电子及活动的自由离子的物质可导电,包括铜及食盐水
2、设原气体中CO、CO2的物质的量为x、y,则28x+44y=18
由反应2CO+O2
2CO2可知,最终所得到的CO2的总体积为22.4(x+y)=11.2
解得x=y=0.25mol
故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0.25×22.4=11.2L
原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1.6g/L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 L汽油(C8H8)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NA
B.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 L水所含分子数为
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中汽油为液态,B选项不是标准状态,D选项水为液态,均不能用N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