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冶炼的是 (? )
A.Na
B.Al
C.Fe
D.Ag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铝、钠都是活泼的金属,通过电解法冶炼。铁是较活泼的金属,一般通过还原剂还原进行冶炼。银是不活泼的金属,通常采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冶炼,答案选D。
点评: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有: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的金属,如汞可用氧化汞加热制得;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氢气,焦炭,一氧化碳,活泼金属等)还原;3.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Al等活泼金属;4.其他方法:如CuSO4+Fe=Cu+FeSO4。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粗碘中通常含ICl和IBr,称为卤素互化物,其性质和卤素单质相似,都是较强的氧化剂,而且受热时ICl和IBr皆可像I2一样升华,在粗碘中加入以下选项中的一种物质后,再进行升华可制得精碘,应加入的物质是( )。
A.H2O
B.Zn
C.KI
D.K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利用碘升华的特性精制碘,须使ICl、IBr中的Cl、Br变为难挥发性的物质,同时使其中+1价的碘被还原为单质碘,且加入的物质和碘不反应,只有KI符合,化学方程式为ICl+KI=I2+KCl,IBr+KI=I2+KBr。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海水为原料制取金属镁的生产步骤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过滤?②加盐酸?③浓缩结晶?④加入熟石灰?⑤电解熔融的MgCl2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③②④①⑤
D.②①③⑤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8分)氢能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
它既是绿色能源,又
可循环利用。请在下图的两个空框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从能量转移的角度看,过程Ⅱ主要是?能转化为?能。

如果用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写出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经典回放)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问题:
汽车作为曾经推动人类文明向前跃进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据6月15日我市政府发布的“2000年厦门环境状况公报”称:厦门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来源于汽车尾气。我市近几年来汽车持有量的增长达20%,虽然空气质量居全国第四,但环保仍面临如汽车污染等问题的考验。
另据报道:将氢气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已在我国研制成功;酒精作为燃料的汽车已在北京市、河南省使用;我市也有一部分汽车改用液化气作为燃料。
(1)汽车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市将部分汽车排气管加装三效转换器,促使一氧化碳在排气管内与空气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其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提出我市治理汽车污染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目前的情况看,氢气做燃料的汽车要投入使用前,你认为还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用氢气汽车运行1 km,需要2 858 kJ能量。现这辆汽车在我市环岛路上走一圈(约30 km),需要____________g氢气。(已知每克氢气燃烧放出142.9 kJ能量。)
参考答案:
(1)CO? NO
(2)2CO+O2====2CO2
(3)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能的答法有如下几类:A选项限制汽车的发展,如限制私人汽车的发展,发展公共交通。B选项将汽车全部加装三效转换器等汽车环保装置,使目前汽车尾气得到净化。C选项改用清洁环保型燃料,如酒精、液化气等。D选项使用电力汽车。E选?项加快研制如氢气等新型环保能源,研制核能的民用化等;
(4)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能的答法有如下几类:A选项关于氢气的来源问题,如何获得大量而廉价的氢气?B选项关于氢气的保存和运输问题,如何储存和运输大量的氢气?C选项关于氢气在汽车上的使用问题,如汽车上如何灌装一定量的氢气?D选项关于氢气使用的安全问题,如何防止氢气在使用、储存和运输时与空气混合爆炸?
(5)600
本题解析:
此题是以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情境设置的试题,其中(3)和(4)为开放性试题。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到人类文明与环境恶化的双重性,了解我国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性,更强调了公民治理环境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环保建设中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运用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成为环保的参与者,体验创造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创新精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