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盐类水解的原理》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会形成Fe(OH)3、Mg(OH)2沉淀析出,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则酸性就越强,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制取弱酸,所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lO-+CO2+ H2O =HClO+HCO3-,正确;C.NH4Cl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消耗,而且物质的浓度越大,水解程度就越小。一定温度下,1L0.5mol·L-1NH4Cl溶液中与2L0.25mol·L-1NH4Cl溶液由于前者水解程度小于后者,所以含NH4+物质的量前者大于后者,错误;D.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NH+、ClO-会发生反应形成HClO,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OH-、NH4+会发生反应形成NH3?H2O也不可能大量共存,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3+)+c(K+)+c(H+)=2c(SO42-)+c(OH-),而溶液中c(OH-)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3+)+c(K+)+c(H+)=2c(SO42-),所以:c(K+)=2c(SO42-)-3c(Al3+)-c(H+)=2×0.8mol/L-3×0.4mol/L-0.1mol/L=0.3mol/L.故选C.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8分)(1)现有0.1 mol·L-1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 ___。
A.甲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B.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C.丙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D.丁学生: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玻璃棒蘸Na2CO3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
CO32-+H2OHCO3-+OH-
(2)向纯碱溶液中滴入2滴~3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再向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3)A
本题解析:(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纯碱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使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导致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在25℃时,因为溶液呈碱性,所以pH值大于7,虽然碳酸钠能水解,假设碳酸根离子全部水解,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1mol/L,PH值=13,但水解是微弱的,不能使碳酸根离子全部水解,所以pH值小于13,故答案为:把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CO32-+H2O
HCO3-+OH-;7到13.
(2)为证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就设计一个使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由有到无的实验,根据溶液中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故答案为: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3)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加热,滴有酚酞的溶液颜色加深,即,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A正确;盐酸不酸,不是盐B错;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是溶解过程是吸热,并没有发生反应C错;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只能说明水解后溶液显酸性D错;
考点:盐类水解判断溶液酸碱性或比较溶液pH值的大小、pH值的测定、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减小
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错;通入CO2,OH-浓度会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对;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c(HCO3-)增大,c(CO32-)减小,故c(HCO3-)/c(CO32-)增大,C错; NaOH是强碱,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D错。
考点:水解平衡的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正确的是
A.c(Na+)>c(HRO3-)>c(H+)>c(RO32-)>c(OH-)
B.c(Na+)+c(H+)=c(HRO3-)+c(RO32-)+c(OH-)
C.c(H+)+c(H2RO3)=c(RO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中信息NaHSO3溶液呈酸性(电离为主)、NaHCO3溶液呈碱性(水解为主),可知A项和D项错误;B项应为电荷守恒关系式,但c(RO32-)前应乘2,故B项错;由电离守恒与物料守恒得:
①c(Na+)+c(H+)=c(HRO3-)+2c(RO32-)+c(OH-),
②c(HRO3-)+c(RO32-)+c(H2RO3)=c(Na+),
①式+②式可得c(H+)+c(H2RO3)=c(RO32-)+c(OH-),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键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