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 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再Zn-Cu原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电池反应Zn+2H+=Zn2++H2↑,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①错误;H+向正极移动,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放出氢气,故②正确;SO42-向负极锌电极移动,所以选项③错误;Cu电极上发生2H++2e-=H2↑,故⑥不正确;若有0.5mol电子流向导线,则产生氢气0.25mol,故④正确;电子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故⑤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种的常见题型和重要的考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的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的判断、发生的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1)上述图中的三种常用金属的开发利用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填选项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2)早在西汉成书的《淮南万毕术》里,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又有空青、白青、石胆、胆矶等名称其实都是天然的硫酸铜。
根据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写负极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的溶液pH降低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给原电池装置可知,电子经过导线,由Zn电极流向Fe电极,则O2在Fe电极发生还原反应:O2+2H2O+4e-===4OH-,烧杯a中c(OH-)增大,溶液的pH升高。烧杯b中,Zn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下图所示装置(盐桥含KCl)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氧化
B.铜作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右侧烧杯中,SO42-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K+的数目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