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和石墨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甲池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属于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乙池石墨电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若乙池转移0.02mol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200mL,则溶液混合匀后的pH=______.

参考答案:(1)①甲池为原电池,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棒做正极,有Cu析出,乙池为电解池,外电路电子流向电源正极,所以碳棒为阳极,放出氯气,阴极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有Cu析出,
故答案为:碳;铁;
②乙池中,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硫酸铜溶液,阳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故答案为:4OH--4e-=2H2O+O2↑;
(2)①若电解质溶液为饱和氯化钠溶液,则乙池就是用惰性电极为阳极电解氯化钠溶液,方程式为:2Cl-+2H2O电解.Cl2↑+H2↑+2OH-,
故答案为:2Cl-+2H2O电解.Cl2↑+H2↑+2OH-;
②甲池中碳棒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乙池石墨电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则石墨电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反应方程式为:KI+Cl2=I2+2KCl,
故答案 为:KI+Cl2=I2+2KCl;
④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2NaCl+2H2O电解.Cl2↑+H2↑+2NaOH,乙池转移0.02mole-后,会生成0.02mol的氢氧化钠,所以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V=0.02mol0.2L=0.1mol/L,所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140.1mol/L=10-13mol/L,所以溶液的pH=13,
故答案为:1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滴有酚酞和氯化钠试管试液的湿润滤纸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发现附近变成红色的电极是

A.ac
B.ad
C.bc
D.b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实验为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碳为正极,氢离子被还原,故b极的氢氧根离子遇到酚酞,使得滤纸变红;乙实验为电解池,碳为阳极,氯离子在放电,铁为阴极,氢离子(由水电离的)在放电,故d极附近变成红色。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干灵活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C1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C2H5OH+3H2O-12e-=2CO2+1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一段时间后,C2极周围的pH升高
B.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D.电子由C2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C1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2分) 电化学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I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导线上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极到?极。其电极反应式?。
(2)装置II中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CuCl2溶液。则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和?。检验X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若a是饱和NaCl溶液(氯碱工业生产原理),电极材料是石墨电极和铁电极。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填“石墨或铁”)附近溶液先变红,其电极反应式?。
(3)当装置I和装置II的电路中均转移0.2mol电子时,则装置I中铁电极质量的变化
?g(填写“增加”或“减少”及具体质量),装置II中收集到的气体共有?L(标准状况下)(以装置II中X、Y是惰性电极,a是CuCl2溶液计算)。
参考答案:(12分)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负(Al)极到正(Fe)极。
负极:2Al-6e-=2Al3+?正极:3Cu2++6e-=3Cu
或负极: Al-3e-=Al3+?正极: Cu2++2e-=Cu
(2)Zn和X。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使之变蓝色证明有Cl2。
Fe,阴极:2H2O +2e-=2OHˉ+H2
(3)增加6.4g,? 4.48?L(标准状况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金属A和金属C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A比C反应剧烈;A与金属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C>B B.A>B>C C.B>A>C D.B>C>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酸反应,反应就越剧烈,所以A的金属性强于C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A与金属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可知,金属性是B大于A,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B>A>C,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金属性强弱比较的规律,特别是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性强弱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