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测定某已部分变质的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 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通过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下列仪器中,在灼烧固体样品时必须用到的是 (填名称)。?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 ?。
(3)实验中确定加热至恒重的方法是: ?。
(4)若加热过程中有晶体迸溅出来,则测得的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方案二】 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已知:Ba2++OH-+HC
BaCO3↓+H2O)
(1)过滤操作中,除了烧杯、漏斗外,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
(2)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3)实验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4)实验中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方案三】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B装置内所盛试剂是 ;D装置的作用是 ;分液漏斗中 (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
(2)实验前称取17.9 g样品,实验后测得C装置增重8.8 g,则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3)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是 ?。
参考答案:【方案一】 (1)坩埚、泥三角
(2)保证NaHCO3分解完全
(3)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4)偏小
【方案二】 (1)玻璃棒
(2)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一滴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
(4)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沉淀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一滴Na2SO4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三】 (1)浓H2SO4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 不能
(2)29.6%
(3)缺少一套将A、B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里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本题解析:【方案一】 小苏打受热分解,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可以测定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给固体灼烧需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坩埚、泥三角、坩埚钳。(2)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保证NaHCO3分解完全。(3)当两次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时,说明已经加热至恒重。(4)加热过程中迸溅出晶体时,最后剩余的固体质量减小,求出的小苏打的质量增大,进而求出的苏打的质量减小。
【方案二】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2)判断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不完全;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完全。(3)洗涤沉淀的操作是向漏斗里加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完后,重复操作2~3次。(4)要判断沉淀是否洗干净就要分析如果没有洗净,洗涤液中含有何种易于鉴别的离子,然后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选择适当的试剂进行实验,该题若没有洗干净,会含有OH-、Ba2+、HC
、C
离子,现象明显的是用S
鉴别Ba2+。
【方案三】 (1)A装置是将样品中的Na2CO3、NaHCO3完全转化为CO2,产生的CO2被C装置吸收,通过称量C装置吸收前后的质量差(即产生的CO2的质量),可以求出Na2CO3和NaHCO3的质量,进而求出小苏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由于碱石灰既能吸收CO2又能吸收水蒸气,所以从A装置中出来的气体在进入C装置前,必须除去CO2气体中的水蒸气,C装置后面必须连接一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CO2进入的装置。用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会被C装置吸收而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2)设样品中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44 g·mol-1(x+y)="8.8" g,106 g·mol-1 x+84 g·mol-1 y="17.9" g,解得:
x="0.05" mol,y="0.15" mol。可求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29.6%。(3)由于A、B装置内的CO2气体无法完全进入C装置里,导致实验测得的结果有误差,应增加一套将A、B内的CO2气体驱赶到C里的装置(合理
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适量NaOH
C.加热
D.通入CO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NaHCO3溶液受热不分解,所以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就是加入适量的NaOH。答案选B。
点评: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加热。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于①a g Na2CO3?②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②的pH大
B.分别与盐酸反应时,②耗酸量大
C.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②放出CO2多
D.分别配成等体积的溶液,②中Na+浓度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采用极值法来考虑:可把②假设为a g NaHCO3与①相比即可
涉及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A:正盐水解程度远大于酸式盐的水解,前者的碱性强,pH大,排除
B:由反应可得出,①耗的酸量大,排除
C:由反应可得出,②放出CO2多,正确
D:由化学式可出,②中Na+浓度大,排除
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在空气中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HCl3.65g的盐酸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后,多余的酸再用50g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蒸干所得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参考答案:设可得固体质量为x。
根据氯元素守恒可得如下关系式:
HCl —NaCl
36.5 ?58.5
3.65 g x
36.5∶3.65 g=58.5∶x
x="5.85" g
最终可得固体5.85 g
本题解析:该题数据众多,相关的反应也较多,但细心分析一下所进行的反应产物就会发现,最后得到的固体均为NaCl,我们可以用氯元素守恒快速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含O22-离子的过氧化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2
B.1 mol过氧化钙或过氧化钠跟足量的水反应都生成1mol氧气
C.O22-离子的电子式为
D.过氧化钙不是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