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中 Cl2 +H2O = Cl― + ClO― +2H+
B.金属铁与稀硝酸反应 Fe + 2H+ = Fe2+ + H2↑
C.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SiO32― + 2H+ = H2SO3↓
D.铜粉与98.3%的硫酸加热下反应 Cu + 4H+ + SO42― = Cu2+ + SO2↑ + 2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生成次氯酸是弱酸,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不正确;硝酸是氧化性酸,和铁反应得不到氢气,B不正确;浓硫酸应该用化学式表示,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即(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然后灵活运用即可。该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参考答案: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溶液,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应该拆写成离子,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H+═H2O,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方程式左右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C错误;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写化学式,醋酸是弱酸,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写化学式,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盐酸中: Al+2H+=Al3++H2↑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 H++OH-=H2O
C.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 CO32-+2H+=H2O+CO2↑
D.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O2+2OH-=CO32-+H2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选项A不正确,电子的得失不守恒;碳酸钙难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选项C不正确;选项D不正确,CO2过量,应该生成碳酸氢钠,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2H+=Mg2++H2O
B.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CO32-+Ca2+=CaCO3↓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
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Fe(OH)3↓+3H+
参考答案:A.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MgO+2H+=Mg2++H2O,故A正确;
B.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O32-+Ca(OH)2=CaCO3↓+2OH-,故B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u+2Ag+=Cu2++2Ag,故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反应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已知Ca(OH)2与Cl2反应的氧化产物与温度有关,在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生成物中含有Cl-、ClO-、ClO3—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1)t1前,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t2时,Ca(OH)2与Cl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石灰乳中含有C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4)NaClO2较稳定,但加热或敲击亚氯酸钠固体时立即爆炸,其爆炸后的产物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NaCl、Cl2
B.NaCl、NaClO
C.NaClO3、NaClO4
D.NaCl、NaCl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