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足量的Fe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应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NaNO3溶液
B.NaCl固体
C.Na2SO4溶液
D.CuSO4粉末
参考答案:根据发生的反应为Fe+2H+═Fe2++H2↑,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而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即可满足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
A、加入NaNO3溶液,Fe与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而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加入NaCl固体,对反应无影响,不会减慢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加入Na2SO4溶液,硫酸钠不参与反应,溶液体积变大,则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反应速率减慢,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故C正确;
D、加入CuSO4,构成Fe、Cu、盐酸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g)

2NO2?(g),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若升高温度,则v(正)______,v(逆)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3)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
中v(NO2)=0.3mol?L-1?min-1,乙中v?(N2O4)=0.2mol?L-1?min-1,则______中反应更快.
(4)在0到1min中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__,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______,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5)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的压强保持一定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2v(X)=v(Y)
(6)若1mol?N2O4完全转化为2mol?NO2?(g)时吸收QKJ的热量,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g),容器内温度______(升高、降低或不变).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产生的热量______QKJ(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1)由方程式N2O4(g)

2NO2?(g),可知反应中NO2?的物质的量变化较大,则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故答案为:Y;
(2)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答案为:加快;加快;
(3)甲中v(NO2)=0.3mol?L-1?min-1,乙中v?(N2O4)=0.2mol?L-1?min-1,v(NO2)=2v(N2O4)=0.4mol?L-1?min-1,
则乙反应较快,故答案为:乙;
(4)v(X)=0.6mol-0.4mol2L1min=0.1mol?(L?min)-1,
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为:1mol-0.4mol1mol×100%=60%,
开始时:n(X)+n(Y)=0.4mol+1mol=1.4mol,
平衡时:n(X)+n(Y)=0.7mol+0.4mol=1.1mol,
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则反应开始时与反应达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之比为1.4mol:1.1mol=14:11,
故答案为:0.1mol?(L?min)-1;60%;14:11;
(5)A.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容器的压强保持一定,说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E.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2v(X)=v(Y),故E错误.
故答案为:BCD;
(6)若1mol?N2O4完全转化为2mol?NO2?(g)时吸收QKJ的热量,则NO2生成N2O4为放热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2?(g),容器内温度升高,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2molNO2不能完全转化为N2O4,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产生的热量小于
QKJ,故答案为:升高;小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10mL浓度为1mol?L-1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3mol?L-1的硫酸
B.加入适量蒸馏水
C.加入数滴硫酸铜溶液
D.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
参考答案:A.加入适量的3mol.L-1的硫酸,增大氢离子的浓度,也增大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
B.加入适量蒸馏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加入数滴硫酸铜溶液,Zn足量,构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没有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故C正确;
D.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规律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 碳酸钙状态
| c(HCl)/mol·L-1
| 溶液温度/oC
| 碳酸钙消失时间/s
|
反应前
| 反应后
|
1
| 粒状
| 0.5
| 20
| 39
| 400
|
2
| 粉末
| 0.5
| 20
| 40
| 60
|
3
| 粒状
| 0.6
| 20
| 41
| 280
|
4
| 粒状
| 0.8
| 20
| 40
| 200
|
5
| 粉末
| 0.8
| 20
| 40
| 30
|
6
| 粒状
| 1.0
| 20
| 40
| 120
|
7
| 粒状
| 1.0
| 30
| 50
| 40
|
8
| 粒状
| 1.2
| 20
| 40
| 90
|
9
| 粒状
| 1.2
| 25
| 45
| 40
|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6和7表明,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实验1、3、4、6、8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它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1、2与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放热;CaCO3+2H+===Ca2++CO2↑+H2O;
(2)反应温度;气体条件不变,温度越高;8和9;
(3)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反应物状态;4和5。
本题解析:(1)通过表中数据,对比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可知,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则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2)由实验6和7、8和9的实验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碳酸钙消失的时间越少,说明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8和9;
(3)实验1、3、4、6、8相同的地方是固体的形状相同,反应前的温度相同,但反应物的浓度依次增大,碳酸钙消失的时间以此减少,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1、2与4、5两组数据反应温度相同,盐酸的浓度相同,但固体的形状不同,实验数据标明粉末时的反应速率大于粒状,则可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1、2与4和5。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某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下列的某一个条件,将变化的情况(增大、减小、不变)填入空格中。
(1)升高温度,v(正)___________,v(逆)___________,SO2 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
(2)加正催化剂,v(正)___________,v(逆)___________,O2 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
(3)缩小容器的体积,S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增大;增大;减小
(2)增大;增大;不变
(3)增大;增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