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现有一瓶A和B的混合液,已知A和B的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A C3H6O2 -98 57,5 0,93 可溶 B C4H8O2 -84 77 0,90 可溶
|
由此,分离A和B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
B.升华
C.分馏
D.分液
参考答案:由表中数据可知,A和B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而二者都溶于水,则不能用过滤、分液的方法分离.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已知木炭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两种+4价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一氧化氮(N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亚硝酸钠(NaNO2),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和连接用的胶管已经省略)。

(1)为了完成该实验,虚线框内还需要连接B~E四套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
a→(?)(?)→(?)(?)→(?)(?)→ (?)(?)(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连接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滴加浓硝酸,点燃酒精灯,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
(2)装置E中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有?。
(3)装置C的作用是?。
(4)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生成一氧化氮。装置D中充分反应后,设计实验证明D中是否有亚硝酸钠生成:?。(写出检验步骤及现象)。
(5)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该反应常用于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1)hi→de→bc→fg(或gf)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NO2;
(2)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有无色气体逸出
(3)吸收CO2,除去NO中的NO2
(4)取少量D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且在试管液面上方变成红棕色气体,则D中有亚硝酸钠生成。
(5)2NO2-+2I-+4H+=2NO↑+I2+2H2O
本题解析: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O2和CO2,装置E是将NO2溶于水转化成NO和HNO3,稀硝酸和铜反应又生成NO;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O2,除去NO中的NO2;装置B的作用起干燥作用;亚硝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所以检验亚硝酸钠,是将其变成HNO2,检验其产物NO就行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含有酸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 ?
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
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
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中国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梦想。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的一部分,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面是工业上对海水的几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①、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氢气和氯气制取盐酸,为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使氯气充分反应,采取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办法,可避免氯气燃烧不完全污染空气,请写出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后可得到饱和NaC1溶液。现有下列除杂试剂:A.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精制时加入过量除杂试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生成MgO外,还有少量Mg3N2生成。把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在:A.纯氧气(O2)中;B.二氧化碳气体中;C.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将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的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得到NaClO。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aClO与尿素CO(NH2)2的反应产物,通过实验发现产物除某种盐外,其余产物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2Cl-+2H2O
2OH-+Cl2↑+H2↑(3分)
②Mg2++Ca(OH)2= Mg(OH)2↓+ Ca2+ (3分)
(2)发出苍白色火焰(2分)
(3)BCA (2分)
(4)B>A>C(2分)
(5)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
或NaOH+3NaClO+CO(NH2)2=3NaCl+NaHCO3+N2↑+2H2O
或2NaOH+3NaClO+CO(NH2)2=3NaCl+Na2CO3+N2↑+3H2O(3分)
本题解析:(1)根据题给流程图知,反应①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离子方程式为
2Cl-+2H2O
2OH-+Cl2↑+H2↑;反应②为镁离子和石灰乳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Mg2++Ca(OH)2= Mg(OH)2↓+ Ca2+;(2)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3)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可用过量氢氧化钡溶液除去镁离子和硫酸根,用过量碳酸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过滤,用盐酸调节滤液的PH,精制时加入过量除杂试剂的正确顺序是BCA ;(4)设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1mol,A.1mol镁在纯氧气(O2)中燃烧生成1mol氧化镁,质量为40g;B.1mol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1mol氧化镁和0.5mol碳,质量为46g;C.1mol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质量小于40g,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5)NaClO与尿素CO(NH2)2的反应产物,通过实验发现产物除某种盐外,其余产物都是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ClO+CO(NH2)2=3NaCl+CO2↑+N2↑+2H2O 。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某工厂用软锰矿(含MnO2约70%及Al2O3)和闪锌矿(含ZnS约80%及FeS)共同生产MnO2和Zn(干电池原料):
已知①A是MnSO4、ZnSO4、Fe2(SO4)3、Al2(SO4)3的混合液.②IV中的电解反应式为MnSO4+ZnSO4+2H2O
MnO2+Zn+2H2SO4.

(1)A中属于还原产物的是______.
(2)MnCO3、Zn2(OH)2CO3的作用是______;II需要加热的原因是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
(3)该生产中除得到MnO2和Zn以外,还可得到的副产品是______.
(4)如果不考虑生产中的损耗,除矿石外,需购买的化工原料是______.
(5)要从Na2SO4溶液中得到芒硝(Na2SO4?10H2O),需进行的操作有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6)从生产MnO2和Zn的角度计算,软锰矿和闪锌矿的质量比大约是______.
参考答案:(1)比较信息①A与软锰矿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Mn元素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所以A中还原产物为MnSO4.
故答案为:MnSO4.
(2)由工艺流程可知,MnCO3、Zn2(OH)2CO3的作用就是调节pH,使Fe3+、Al3+沉淀完全.
Fe3+、Al3+沉淀容易形成胶体,不利于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降,Ⅱ中加热的目的是加速沉淀生成,防止胶体出现,并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
操作Ⅰ加热、浸取需要硫酸,由②可知C为硫酸,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调节溶液的pH,使Fe3+和?Al3+生成沉淀;加速沉淀生成,防止胶体出现,并使形成胶体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也生成沉淀;H2SO4.
(3)根据流程图可知,副产物有硫、氧化铁、氧化铝.
故答案为:硫、氧化铁、氧化铝.
(4)根据流程图可知,需要加入碳酸钠、硫酸,所以除矿石外,需购买的化工原料是碳酸钠、硫酸.
故答案为:碳酸钠、硫酸.
(5)从溶液中获得固体物质,需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6)设软锰矿、闪锌矿的质量分别为xg、yg,根据②可知MnO2、Z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
0.7xg87g/mol:0.8yg97g/mol=1:1,解得x:y=1.03.
故答案为:1.0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