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的氯化氢,最好选用(? )
A.水
B.饱和食盐水
C.纯碱溶液
D.烧碱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化氢能溶于饱和食盐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小。Cl2能溶于纯碱、烧碱溶液。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参考答案:新制氯水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氢氧根离子、水分子七种微粒,但是久置的氯水就是盐酸溶液.
A、新制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但是久置氯水中不含氯气分子,颜色不一样,故A错误;
B、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分子,具有漂白性,但是久置氯水中不含次氯酸,无漂白性,故B正确;
C、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都含有H+,故C正确;
D、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都含有Cl-,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9分)无水氯化铝是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的试剂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会自动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氯化铝常作为有机合成和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并用于处理润滑油等。工业上由金属铝和氯气作用或由无水氯化氢气体与熔融金属铝作用制得。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通过下图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
?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C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分别为?、?;
(3)从A装置导出的气体若不经过B、C装置而直接进入D管,将对实验产生的不良后果是?;
(4)F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1)
(浓)
(2分)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每空1分,共2分)
(3)未经除去的HCl和水蒸气随Cl2进入D 中(1分),和Al反应能生成H2(1分),H2和Cl2 混合会发生爆炸(1分)
(4)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6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1)实验时甲同学在A装置中未加入任何试剂,发现B、C中的红色布条均褪色,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氯气具有漂白性。
实验时乙同学向A装置中加入了某种试剂,发现B中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而C中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乙同学得出结论:氯气没有漂白性。
你认为乙同学向A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 ,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的是 。
(2)丙同学思考后认为上面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你认为存在的缺陷是 ,解决方法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丁同学在A装置中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观察到A装置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他提出两种可能原因: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使溶液褪色;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褪色的原因(简述实验步骤)。
。
参考答案:(1)浓硫酸 乙? (2)无尾气的吸收装置? Cl2+2NaOH===NaCl+NaClO+H2O
(3)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褪色的原因为②;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褪色的原因为①
本题解析:(1)由于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起漂白性的是次氯酸。所以应该首先干燥氯气,因此试剂是浓硫酸。由于甲没有干燥氯气,而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甲的结论是错误的,乙的结论是正确的。
(2)由于氯气有毒,所以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如果是由于氯气的氧化而导致褪色,则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颜色将不再发生变化。但如果是由于因为中和氢氧化钠而引起的,则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会显红色,据此可用验证,即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褪色的原因为②;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褪色的原因为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氯水还可消毒杀菌
B.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
C.红热的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雾;H2在Cl2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D.氯水长时间放置会变质,是因为氯气几乎完全挥发,剩下的就是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项,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有消毒杀菌作用,正确;B项,液氯是液态的氯气,仍然是纯净物,而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错误;C项,生成的氯化铁为固体粉末,所以产生棕色的烟,H2在Cl2中燃烧,火焰是苍白色的,错误;D项,氯水长时间放置,HClO分解最终变成盐酸,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