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溶液的pH=10,c(H+)=l×10-10; 由于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H+与CH3COO一发生反应而消耗,所以c(OH一)>1×10一10mol/L,错误;B.由于温度不是室温,所以溶液中存在:c(H+)·c(OH一)不一定是l×10-14(mol/L)2,错误;C.由于CH3COO一水解消耗,所以溶液中c(Na+)>c(CH3COO一),c(OH一)>c(H+);但是溶液中c(CH3COOH)>c(H+),所以离子浓度关系是:c(Na+)>c(CH3COO一)>c(OH一) >c(CH3COOH) >c(H+),错误;D.根据物料守恒可知,在溶液中存在:c(CH3COOH)+c(CH3COO一)=c(N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2分)在常温下,下列三种溶液: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 ③0.1mol/L NH4HSO4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0分)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l×10-13。有酸溶液A,pH=a;碱溶液B,pH=b。为测定A、B混合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A、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参考答案:(1)B(2)5 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 6.5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中滴定管构造可知,该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则滴定管中盛放的为酸,即A溶液,则烧杯中盛放为碱溶液B,故答案为:B;(2)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l×10-13,a+b=13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反应后的溶液为盐溶液,由于体积变成原先的2倍,离子浓度则变为原先的1/2,所以溶液的导电性为5;根据水的离子积可知,该温度下,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l×10-6.5mol/L,溶液的pH=6.5,故答案为:5;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 为6.5;(3)当溶液呈中性时,有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浓度应该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浓度,而现在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可知1个阴离子所带电荷大于1个阳离子所带电荷,即A为多元强酸,故答案为:A为多元强酸;(4)若A的化学式为HA,B的化学式为BOH,且a+b=13,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大于“(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说明反应后的溶液显示碱性,则B为弱碱,且反应前溶液中A中c(H+)=B中c(OH-),即反应前c(B)>>c(A),两溶液等体积反应后,B过量;由于B过量,则溶液中c(B+)>c (A-),溶液显示碱性,则c(OH-)>c(H+),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B+)>c (A-)>c(OH-)>c(H+),A为多元强酸B为弱碱,故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H2O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氧化剂和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