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 = N为氮气的结构式
B.SiO2为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C.
为H2S的电子式
D.
为Na2O2的电子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氮气中氮原子和氮原子形成的是三键,结构式为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硫化氢是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即D答案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异丁烷的结构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O—18的原子符号: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用一根短线表示1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是结构式,A不正确,该形式表示的是异丁烷的结构简式,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aTiO2+bCl2+cC
aTiCl4+cCO反应(1) TiCl4+2Mg
Ti+2MgCl2反应(2)
关于反应(1)、(2)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1)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1)、(2)中的还原性C>TiCl4,Mg>Ti;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Mr=48),反应(1)、(2)中共转移4.8 mol e-。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在反应(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TiCl4在反应(1)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Ti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0价,是氧化剂,①正确;②C、Mg在反应中都失去电子,均为还原剂,被氧化,②错误;③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在反应(1)、(2)中的还原性C>TiCl4、Mg>Ti,③正确;④根据原子守恒和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在反应(1)中a=1,b=c=2,④正确;⑤19.2gTi的物质的量是19.2g÷48g/mol=0.4mol,根据反应式(2)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4=1.6mol。生成0.4mol TiCl4相应消耗0.8mol氯气,则反应(1)中转移0.8mol×2=1.6mol电子,所以每生成19.2 g Ti(Mr=48),反应(1)、(2)中共转移3.2mol e-,⑤错误,答案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B.电子式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该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氯离子,与它是哪种同位素原子无关。正确B该电子式只表示羟基,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因为氢氧根离子中的氧和氢都达到了稳定结构,且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错误。C该比例模型只能表示可以表示甲烷分子,氯原子比碳原子大,所以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错误。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中含有一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碳碳单键可以旋转。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MnO2→MnO4—
B.AlO2—→Al(OH)3
C.AsO43—→AsO33—
D.Cl—→Cl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本身一定是一种氧化剂,也就是说在反应后的产物一定是化合价降低的。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