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u2+、SO42-
B.NH4+、Na+、NO3-、Cl-
C.K+、Ca2+、HCO3-、Cl-
D.Mg2+、Fe3+、Cl-、O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酸性溶液中有大量的H+,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并注意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解答: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Cu2+在溶液中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A不选;
B.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B选;
C.因H+、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不能共存,故C不选;
D.因Mg2+、Fe3+都能与OH-结合生成沉淀,OH-、H+能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离子之间的反应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常见离子的颜色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3-Cl-
B.Mg2+NH4+NO3-Cl-
C.Ba2+K+S2-Cl-
D.Zn2+Na+NO3-SO42-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分析:pH=1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利用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弱电解质等来判断离子的共存.
解答:A、因在酸性溶液中,Ag+、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选;
B、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不选;
C、因酸性溶液中,H+、S2-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2S,则不能大量共存,故C选;
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C.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弱电解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利用pH来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来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通过盛足量饱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B.分离KNO3晶体中的少量NaCl,溶解后蒸发结晶、过滤
C.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
D.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根据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
C.利用碘单质易升华来分离;
D.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A.CO2与HCl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除杂,故A错误;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应配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来分离,故B错误;
C.因碘易升高,氯化钠受热不分解,则用加热法分离氯化钠和碘的固体混合物,故C正确;
D.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引入新的杂质,应选择氢氧化钡来除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除杂,熟悉物质的性质的差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Na+>Mg2+>Al3+
B.还原性:Cl->Br->I-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碱性:NaOH>Mg(OH)2>Al(OH)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
A.硫
B.碳
C.磷
D.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3,则R的最高价是+6价,属于第ⅥA族元素。又因为R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即R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则R是S元素,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特别是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