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甲苯
B.丙烯
C.氯乙烯
D.乙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限选用的试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
式,下同)。
假设2: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1和假设2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1方案: 60; 。
假设2方案: 。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填“假设1”或“假设2”)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提出假设】Br2 Fe3+
【设计实验方案】假设1方案:向黄色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假设2方案:向黄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2)假设2 不可行 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使溶液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3)2Fe2++4Br-+3Cl2=2Fe3++2Br2+6Cl?
本题解析:(1)由于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溶液呈黄色的原因可能是稀溴水的颜色,也可能是氯化铁溶液呈现的黄色,所以可提出两种假设;对于假设1,可以使用四氯化碳进行检验,若是存在溴单质,静置后下层呈橙红色,对于假设2,可以采用SCN?检验铁离子的方法检验,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是变成血红色,说明存在铁离子。
(2)因为Br2的氧化性大于Fe3+,所以Br2可把Fe2+氧化为Fe3+,故假设2正确;因为Br2和Fe3+的氧化性都大于I2,都能把I?氧化为I2,使淀粉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3)由于氯气是足量的,溴化亚铁中的溴离子和亚铁离子都会被氯气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4Br-+3Cl2=2Fe3++2Br2+6Cl-。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分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DH =-483.6 kJ/ 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DH >0 则金刚石比石墨的键能大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DH =-57. 4 kJ/mol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2CO2(g);DH1 2C(s)+O2(g)=2CO(g);DH2,则DH1>DH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由题意知H2(g)+1/2O2(g)=H2O(g);DH =-241.8 kJ/ mol,其中水为气态,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所以氢气的燃烧热并不为241.8 kJ/mol
B:通过C(石墨,s)= C(金刚石,s);DH >0只能表明石墨的能量较低,但二者的键能高低并不能比较
C:描述正确。
D:前式是碳的完全燃烧,后式是碳的不完全燃烧,故前者的反应热绝对值大于后者,但考虑到正负值可知DH1<DH2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10分)
(1)根据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编号)
②试写出A、C、D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已知氢元素有
、
、
三种核素,氧
元素也有
、
、
三种核素,则它们所形成的水分子共有 种。
(3)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②当有0.20 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为 L(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10分)(1)回答问题:
① B , D ,(填编号) (每空1分)
②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_ 或Na2SO3_=2Na++SO32- (2分)
(2)18 种。(2分)
(3)① KMnO4 , HCl 。(每空1分)
② 2.24 L(标准状况)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为了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
①酸的浓度和体积?②碱的浓度和体积?③比热容?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⑥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全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热的计算公式△H=Q=-cm△T可知,酸碱反应的中和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有:比热容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以及生成水的物质的量m、反应前后温度,根据反应前后的温度获得反应前后温度变化△T,所以③④⑤⑥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探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