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4mLH2S在30mLO2中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SO2的体积为(?)
A.24mL
B.30mL
C.20mL
D.18m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H2S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①
当O2过量时,继续发生化学反应
S+O2
?SO2?②
合并得
2H2S+3O2
?2SO2+2H2O③
则当V(H2S)∶V(O2)≥2∶1时,只按①式进行。
当V(H2S)∶V(O2)≤2∶3时,只按③式进行。
当2∶3<V(H2S)∶V(O2)<2∶1时,可按①式和②式进行(如按①式和③式进行)。
解法一:2H2S+O2
?2S↓+2H2O①
2H2S+3O2
?2SO2+2H2O②
从①式考虑:2H2S?~? O2?~? 2S
24mL? 30mL
可知余O2为:30mL-12mL=18mL
余O2会继续与S反应生成SO2,由此可确定生成SO2的体积:
O2?~? SO2
18mL? 18mL
答案为D。
从②式考虑:2H2S?~? 3O2?~? 2SO2
20mL? 30mL? 20mL
余H2S的体积:24mL-20mL=4mL
因2H2S+SO2
?2H2O+3S↓
4mLH2S将消耗2mLSO2,剩余SO2为20mL-2mL=18mL。
解法二:H2S在O2中燃烧,按H2S与O2的体积比(或物质的量之比)不同,可发生不同的反应。
当V(H2S)∶V(O2)≥2∶1时:只发生2H2S+O2
?2S↓+2H2O
当V(H2S)∶V(O2)≤2∶3时:只发生2H2S+3O2
?2SO2+2H2O
现V(H2S)∶V(O2)=24∶30=4∶5,介于2∶1~2∶3之间,所以两个反应均发生。
设不完全燃烧H2S的体积为x,完全燃烧H2S的体积为y,则
?解得?
由化学方程式知:生成SO2的体积等于完全燃烧的H2S的体积,即为18mL。
解法三:本题H2S与O2的体积之比为2∶1>V(H2S)∶V(O2)>2∶3,说明两种燃烧方式均存在,可根据题给H2S与O2的体积(或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总的反应方程式:
xH2S+yO2
?xH2O+
SO2+
S
将x=24mL、y=30mL代入
,
=18mL。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通入SO2后最终一定出现沉淀的是?
A.Ba(NO3)2溶液
B.BaCl2溶液
C.Ba(OH)2溶液
D.氢硫酸(H2S)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SO2通入硝酸钡溶液中,相当于溶液中有H+、NO3-、SO2共存,这样部分SO2被氧化为SO32-,即产生硫酸钡沉淀。
SO2通入氯化钡溶液中,SO2与H2O生成亚硫酸,所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存在于酸性溶液中。
SO2通入氢氧化钡溶液,先生成亚硫酸钡,最后转化为Ba(HSO3)2。
SO2通入氢硫酸中:SO2+2H2S====3S↓+2H2O
硫化氢具有还原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做法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的是
A.浓硫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
B.浓硫酸使木屑变黑
C.盛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
D.盛稀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浓硫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A错误。浓硫酸使木屑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B错误。盛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大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 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同的是( )。
A.氯气除杂过程中通入浓硫酸中
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
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
D.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飘尘”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则“飘尘”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氯气通入浓硫酸中除水蒸气,浓硫酸表现了吸水性;浓硫酸与木炭共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时,乙酸乙酯水解,稀硫酸起催化作用;浓硫酸滴到蔗糖中制“黑面包”时,浓硫酸表现了脱水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开始一段时间其pH变小的是(不考虑溶质挥发)(? )
①H2O2?②H2SO3?③Na2S?④Ca(OH)2?⑤氯水?⑥Na2SO3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③变化不大,②由H2SO3氧化成强酸H2SO4,pH变小,④吸收CO2生成CaCO3,pH变小,⑤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几乎变成稀盐酸,pH变小,⑥Na2SO3由于水解溶液呈碱性,由于被氧化生成中性的Na2SO4,pH变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