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25℃时,向1?mL?pH=1的硫酸中滴加的10?mL?pH=?b的NaOH溶液,形成的混合溶液成碱性则b可能为
A.10
B.11
C.12
D.13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混合后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是过量的,即0.001L×0.1mol/L<0.01L×10(b-14),解得b>12,所以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90mL水中应投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A.23g
B.20g
C.11.5g
D.40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据2004年12月9日《人民网》消息:“科学家发现,易拉罐饮料中铝含量比瓶装饮料高3~6倍,铝元素的过量摄入对人体是有害的,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就正式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许多发达国家已限制易拉罐的生产,若经常饮用易拉罐饮料,不利于人体健康.”以下是几位学生看了这条消息的分析结果,你认为这些分析中正确的是
A.易拉罐壳是由某种含铝化合物制成的,所以会有部分铝化合物溶解在内装的饮料中
B.易拉罐壳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常温下铝易跟水反应使内装饮料中铝含量增大
C.汽水类饮料显酸性,所以这类易拉罐内所装的饮料中会含有较多Al3+
D.铝表面易形成保护膜,所以铝制易拉罐不会使饮料中铝含量增多,这则报道有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铝合金易于加工,铝的化合物很难加工成易拉罐.由于铝表面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常温下铝跟水较难反应.但遇到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时,氧化铝、铝等都会转化成Al3+、AlO2-.用化学视角观察和分析媒体新闻,这是高考命题的一种常见类型.用铝及其化合物知识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将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至表面发黑,立即浸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接触后取出洗净,干燥后铜丝质量不改变的是
A.盐酸
B.食盐水
C.无水乙醇
D.乙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加入水能抑制水的电离的物质是
A.碘化钾
B.氯化钠
C.硝酸钠
D.硫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A、B、C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
考点: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点评: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