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原电池是一种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参考答案: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的硫酸铜能加快反应速率
B.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被腐蚀
C.钢铁表面常易被锈蚀生成Fe2O3·nH2O
D.钢铁在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时,电极反应相同的是负极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锌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后,铜附着在锌的表面上,浸泡在稀硫酸中形成铜锌原电池,负极锌被氧化而加速反应,故A正确。B中镀锌铁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铁为正极,铁被保护;镀锡铁构成原电池时铁作负极,锡作正极,铁失电子加速了铁的腐蚀,故B不正确。C中钢铁的锈蚀主要是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为:负极(Fe):2Fe-4e-
2Fe2+;正极(C):2H2O+O2+4e-
4OH-,形成Fe(OH)2。在空气中4Fe(OH)2+O2+2H2O
4Fe(OH)3,久置后2Fe(OH)3
Fe2O3+3H2O,所以铁锈的成分是Fe2O3·nH2O,故C也正确。D中钢铁在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相同,都是Fe-2e-
Fe2+,但正极反应不同,分别析出氢气和吸收氧气,D也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下列反应不可以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KOH+HCl=KCl+H2O,△H<0
B.2CH3OH+3O2→2CO2+4H2O,△H<0
C.Zn+H2SO4=ZnSO4+H2,△H<0
D.4Al+3O2+6H2O=4Al(OH)3,△H<0
参考答案:A、属于中和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故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正确;
B、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正确;
C、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正确;
D、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CO无色无味有毒,世界各国每年均有不少人因CO中毒而失去生命。一种CO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燃料电池中燃料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A项正确;原电池中电解质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O2-由b电极流向电极a,B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项正确;电流大单位时间内消耗的一氧化碳多,尾气中一氧化碳含量高,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