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比例为1:2:2,该时期应处于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B项描述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2N,该时期只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故不符合题图。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动物处在减数后Ⅱ期的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该物种体细胞中含染色体数为
A.18条
B.36条
C.54条
D.72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发生在
A.暗反应中
B.光反应中
C.光反应和暗反应中
D.光反应或暗反应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中,暗反应是把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内稳定的化学能;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为某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片段,假设该DNA分子中有碱基5 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复制2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
C.④处指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D.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时作用于③处的酶应为解旋酶,A错误;因为 A+T 所占的比例是34%,且该 DNA 分子中有 5 000 个碱基对,所以 C 的数量=5 000×2×(1- 34%)/2 =3300,所以复制该DNA 分子2 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量=(22-1)×3300=9900个,B正确;因题图为某 DNA 分子片段,故④处指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复制 2 次形成的 4 个 DNA 分子中,只有 2 个 DNA 分子中含有 15N,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1/2,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既可以用于基因工程,又可以用于细胞工程的是
A.病毒
B.氯化钙
C.质粒
D.聚乙二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工具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病毒既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也可以在动物细胞工程中诱导细胞融合。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