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探究适宜的浓度范围
B.可能出现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理后,生根状况相同的实验结果
C.假设最适浓度为10-3mol/L,则用此浓度的溶液与清水作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D.扦插枝条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应一致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要先进行预实验(预实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探究适宜的浓度范围;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可能出现不同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理后,生根状况相同的实验结果;假设最适浓度为10-3mol/L,则应该用此浓度的溶液与其他较适合浓度溶液作对照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所以扦插枝条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中浸泡的时间应一致。故选ABD
考点:本题考查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杀死所有淋巴细胞,重新输入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可恢复全部体液免疫功能
B.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去除胸腺的小鼠,杀死所有淋巴细胞,重新输入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可恢复全部体液免疫功能
C.乙肝疫苗接种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已免疫的淋巴细胞
D.乙肝疫苗接种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一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静息电位是电流表一极连在膜内,一极连在膜外测得的,两极同连在内侧或外侧测得的是动作电位,A错误。a点兴奋,膜内电流方向为a→b,B错误。0电位表示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t3表示动作电位形成,兴奋已经传导至b电极处。C正确。静息电位是K+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是Na+内流造成的,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HIV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破坏机体的
A.T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B淋巴细胞
D.造血干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因而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都是保持恒定不变的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化中,所以说内环境的稳定是相对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并不是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只有存在神经调节的活动才有反射弧的参与;维持人体内的稳态的过程很多很复杂,不同的调节过程是不同的,有的稳态只是一些化学反应,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因此也就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故选B。
考点:内环境稳态调节。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