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
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
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
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度
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一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使血细胞过度吸水而破裂,以便核内物质释放。第二次加入适量蒸馏水,是为了降低NaCl浓度,使DNA因溶解度达到最小而析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蝌蚪在变态期,尾部细胞将发生凋亡消失
B.细胞的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
C.细胞凋亡是由致病因子引发的急性损伤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蝌蚪在变态期,尾部细胞消失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有助于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由致病因子引起的急性损伤属于细胞坏死。
考点:考查细胞凋亡的知识。
点评:难度较小,需理解细胞凋亡的含义及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玉米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在玉米育种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图是关于玉米培养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从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属于无性生殖
B.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若直接应用于大田生产一般没有使用价值
C.E→G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D.植株D和G中的染色体组数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D是茎尖组织培养形成玉米的过程,D植株的染色体数与正常玉米植株一样;E→G是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的过程,G植株的染色体数是正常玉米植株的一半。A→D和E→G过程都是植物组织培养,都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都属于无性繁殖。E→F过程中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直接应用于大田生产。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DNA分子中A占15%,该DNA分子复制二代后得的一个子代DNA分子中A占
A.35%
B.15%
C.30%
D.5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后所形成的子代DNA分子和亲代一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能发出绿色荧光的海蜇的一个DNA分子上有一段长度为5170个碱基对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当把该基因转入小鼠后,小鼠也能发出绿色荧光。由此说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中的“遗传效应”是指
A.能传递给其它生物
B.储存特定的遗传信息
C.能控制特定的性状
D.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