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体液免疫
B.利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
C.正常情况下,被感染的体细胞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在细胞表面呈递出来
D.致敏前的B细胞不能合成抗体分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免疫,故A错误。检测血清中是否含有相应病毒应用相应的抗体,故B错误。体细胞被感染后悔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故C正确。致敏前的B细胞已经能合成抗体了,只不过抗体吸咐在某些细胞表面,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表示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部分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C对a细胞的作用效果为“+”
B.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
C.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
D.寒冷环境下,激素C和抗利尿激素呈现同步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据图可知,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激素C对a细胞的作用效果为“-”;缺碘时,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量会增加;a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寒冷环境下,激素C和抗利尿激素呈现相反变化。故A、C、D错,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D.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错:K+的分布,不管在静息时还是兴奋时,都是内高外低,所以甲(膜内)处肯定比乙(膜外)处高;B错:因为在静息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膜内任两点之间也是0);给C处刺激,右电极处电位呈负值,但是B处电流阻断,所以A左电极处电位仍呈正,结合图1,此时装置所测电压应呈正值,C错误;刺激A时,当兴奋传至左电极时期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正值,随着兴奋传至两电极之间,电压恢复为0,当电压传至右电极时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同样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正值,故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目前,全世界都在积极防治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我国已研发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免疫接种,使许多人获得对该病的抵抗力。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人工被动免疫
B.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人体只需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C.可用经灭菌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甲型H1N1流感病毒,使之大量增殖
D.甲型H1N1流感病毒没有核糖体,组成其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只有4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
A.胸腺
B.脾
C.骨髓
D.垂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地方,属于淋巴器官;脾属于淋巴器官;骨髓是B淋巴细胞成熟的地方,属于淋巴器官;垂体是内分泌器官,不属于淋巴器官。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器官。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