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②的操作是同时进行的
B.①的操作人工去雄
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是去雄,应该在花蕾期,即豌豆还没有开花时就应该操作的过程,而②是授粉,要等到花成熟后才能进行,所以A不正确。为防止其它花粉的传入,所以在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进行套袋处理。
考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点评:本题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关于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种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牛的棕色毛与猪的白色毛
B.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中国人的黑眼睛与黄皮肤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有耳垂与人无耳垂
D.不同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如短尾猴的短尾与兔子的短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同种生物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牛的棕色毛与猪的白色毛不是相对性状;错误。
B.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中国人的黑眼睛与黄皮肤不是相对性状;错误。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有耳垂与人无耳垂是相对性状;正确。
D.同生物同一性状的相同表现类型,如短尾猴的短尾与兔子的短尾不是相对性状;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值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则F2中3种基因型个体比值接近1∶2∶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假说—演绎法的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根据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可知,属于“演绎”过程的应该是在假设的基础上预测测交实验结果,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假说—演绎法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母亲是红绿色盲,则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A.25%
B.50%
C.75%
D.1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色色盲女性一定把其基因传给其子代,女儿正常但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所以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纯种的芦花雄鸡(ZBZB)与非芦花雌鸡交配,产生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A.3:1
B.2:1
C.1:1
D.1: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纯种的芦花雄鸡(ZBZB)×非芦花雌鸡(ZbW)→F1的基因型为:ZBW、ZBZb,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BZB(芦花雄鸡):ZBZb(芦花雄鸡):ZBW(芦花雌鸡):ZbW(非芦花雌鸡)=1:1:1:1,可见F2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3:1。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