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从古猿到人的过渡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其中重要的是
A.身体重心下移
B.下肢骨增长
C.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
D.四肢行走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以下说法最不合理的是哪一项?请寻找你最佳的选择项目:
A.一般说来,非同义核苷酸置换对生物具有有害效应的机会比同义置换大。
B.进化乃物质之整合与其所伴随之运动之耗散。
C.可以用分子距离估算缺乏化石记录的类型间趋异进化的时间,弥补古生物学形态估算的缺憾。
D.物化的、信息的、生命的和文化的研究表明,生物和非生物通过传代而实现进化的结果,均可导致对环境的适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非生物不可能有传代、进化和适应的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种群基因库因种群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基因库中的基因不会随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而是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会改变基因库中的基因组成。根据基因库的概念可知,每个个体不可能含有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因此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库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某小麦自然情况下自由传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若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在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时,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50%
B.50%、62.5%
C.62.5%、50%
D.50%、1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感染锈病前T基因频率=20%+30%=50%,感染锈病后tt全部死亡,TT占25%,Tt占75%,T基因频率=25%+37.5%=62.5%,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基因频率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这样就使整个种群中解毒逐渐增加,形成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