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第三组杂交:感病×感病后代出现抗病植株,说明感病相对于抗病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第一组杂交:红种皮×红种皮后代出现白种皮植株,说明红种皮相对于白种皮是显性性状(用B、b表示),且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这两对性状自由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第一组杂交组合中:抗病×感病后代抗病:感病=1:1,属于测交,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所以第一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同理,第二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第三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四种,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可能为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面各基因中,可以看作是等位基因的是
A.A和A
B.A和B
C.A和b
D.A和a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1对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表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对等位基因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基因型为DdEE的植物自花授粉,其子代基因型比例是
A.1:2:1
B.9:3:3:1
C.1:1:1:1
D.3:1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DdEE自交,子代基因型比例是DDEE: DdEE: dd EE=1:2:1 ;答案选A。
考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⑥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⑤⑥
D.A、B、C都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在接触青霉素之前,青霉素的选择作用选择出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其中一个X应来自于父方,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但由于染色体复制后,DNA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仍然为二倍体细胞;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自然状态下生物的雌配子远少于雄配子,本就不等。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也不一定要相等,但要强调每一种配子基因型要相等;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是基因控制相应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自然选择通过选择表现型进而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是生物的进化、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是细胞分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考察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