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生物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具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B.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丙图中表示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实际上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丁图中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着使用农药次数的增加,害虫总数在下降,抗药性害虫在种群中占得比例会越来越高,在B点达到最大,所以A错;如果女性为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话,有可能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况,B错;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最大,是说实际光合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差值最大,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不一定是最大的,C错。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1、G2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B、C
B.培养基中需加入ATP和相应的酶
C.图中②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31P和32P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所以G2代DNA离心后应该出现中带和重代,所以G1、G2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B、D,本题选A。
考点:DNA的复制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DNA复制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真核细胞DNA分子的复制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在复制过程中不断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
C.复制过程只需要解旋酶、DNA连接酶的催化,并且需要消耗ATP
D.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共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主在存在于细胞核中, 在线粒体与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所在复制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DNA复制过程 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模板链互补配对形成氢键,DNA 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一段脱氧核苷酸链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正确;复制过程需要原料、解旋酶、DNA 聚合酶 、能量、模板、适宜的温度和 pH ,B错误;DNA 的双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每条链上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未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使得每个双链 DNA 分子上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故DNA 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共含有4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D.脂质的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产生,性激素不是蛋白质,B错误,C正确。脂质的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D正确。
考点:细胞代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不难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图为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示意图,下列对图示描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中发生了光能转变成电能、电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B.②过程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C.③过程中发生了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
D.④过程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散失的过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过程为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要发生光能转变成电能,再由电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②过程是指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为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的过程(暗反应);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以活跃的化学能的形式转移到ATP中;④过程应为ATP中的化学能水解释放出来用于生命活动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