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C.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
D.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变化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协同关系,有可能是拮抗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
点评:脱落酸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脱落,抑制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为了证实这一点,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CD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D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设计分析题。要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到的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可以进行假设,判断在几个刺激点上刺激时所发生的实验现象,两种情况下看到的结果必须是不同的,方能进行判断;A、B、D不在两电极的正中央,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C点在两电极的正中央,刺激后不能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兴奋在突触间隙上的传递所用的时间长,所以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面关于人体稳态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体温的恒定、血糖稳态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B.正常人因为发高烧,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人体皮肤对水分、无机盐和体温都有调节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正常人发高烧会使体温升高,酶活性改变,但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有关。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细胞中,能产生抗体的是
①吞噬细胞?②靶细胞?③T细胞?④B细胞?⑤浆细胞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中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免疫细胞中能够产生抗体的只有效应B细胞(浆细胞),人体内专职吞噬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吞噬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另一类是大吞噬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末梢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结、脾、肝、肺以及浆膜腔内的巨噬细胞、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等;某种细胞成为另外的细胞或抗体的攻击目标时,前者就叫后者的靶细胞。例如带有表面抗原的细胞受到免疫细胞或特异性抗体的攻击,它就是免疫细胞或特异性抗体的靶细胞。又如免疫细胞受到某种抗原的攻击,它就是该抗原的靶细胞;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后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作用;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类神经递质,其主要功能是把信息从神经细胞传递到肌肉细胞,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胆碱+乙酸,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小泡中的乙酰胆碱,以外排的形式进入组织液中
B.可以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C.胆碱被运入细胞可再次利用
D.胆碱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