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此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控制CO2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研究和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采用溶剂提取红枣中部分红色素,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温度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下列分析较合理的是

[? ]
A.20℃时,红枣中红色素含量最低
B.吸光度越大,红枣中红色素含量越高
C.红色素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
D.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许多生化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5N标记脱氧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时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
B.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标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 ]
A.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B.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
C.运用数学的统计方法
D.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研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