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病毒可能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B.癌变细胞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转移
C.癌变细胞有可能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D.癌变细胞的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减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形成的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所以A正确。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容易发生转移,所以B正确。细胞癌变后,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作为抗原而清除,所以C正确。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所以细胞代谢旺盛,因此说癌变细胞的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减缓是错误的。
考点:细胞癌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特征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侵染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都含15N
B.所有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15N
C.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
D.所有子代噬菌体只含15N不含32P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N是构成蛋白质和DNA的重要元素,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全部来自于大肠杆菌,因此A、B均正确;无论DNA复制多少代,所有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有亲代DNA的其中的一条链,因此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故C正确,D错误。
考点:噬菌体的增殖及DNA的复制特点
点评:本题借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考查了噬菌体的增值过程和DNA的复制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正在复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既DNA的复制已经完成,着丝点还没有分裂,是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的细胞。选项A是前期特点,B是后期特点,C是末期特点,D是间期特点。故答案选A。
考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过程及各分裂时期的特点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由图示得出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正确作答的关键,另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分裂时期的特点也需要熟悉才行。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
A.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蚕豆的叶肉细胞
C.蛔虫的受精卵细胞
D.人的神经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这种潜能。而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了限制,只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考点:考查细胞全能性的知识。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细胞全能性的含义。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直接获得的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离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T2噬菌体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便于探究蛋白质和DNA谁是遗传物质,故A正确。病毒无法独立生活,必须依赖细胞生存,故要获得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要先在含有35S的培养基获得含35S的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含35S的细菌,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故B错。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T2噬菌体和细菌分离,故C错。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