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生态农业布局的国家。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古老的生态农业布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这种农业布局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现在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改变了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枯枝败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这不仅为农村提供了新的能源,而且也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桑基鱼塘”这种农业生态系统中,“桑→蚕→鱼”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构成一个简单的食物链。在食物链内部,生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在食物链外部,它们与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和土壤等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图中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
(2)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__________。
(3)池塘中的病毒、细菌、鱼、桑叶的细胞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____________。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
2、选择题 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3、连线题 下图是人体个体发育的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体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
(2)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①过程是在睾丸中进行的,那么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3)③_____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④过程主要是在___________内进行的。
(4)子女有许多性状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父母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女的缘故。在此,作为遗传物质传递媒介的是___________。
(5)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与细胞的____________生命活动有关。
4、选择题 下图曲线表示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在无机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ad段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C.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D.若只改变反应的温度或pH条件,则图中的曲线原有形状可发生改变
5、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一批存放时间较长的淀粉酶制剂的活性的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2)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性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淀粉遇碘液变蓝色。通过比较该存量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存量淀粉酶的活性。
(3)实验材料和用具:①存量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斐林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5g/mL的CuSO4溶液);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4)实验步骤:
①.取唾液:将口漱净,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②.取两个烧杯,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淀粉糊;再往A烧杯中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
③.一段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④.向试管A1、B1中加入_______,向试管A2、B2中加入__________。
⑤.将试管___水浴加热,观察各试管中颜色变化。
(5)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实验结论为(用表格形式表达):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