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葡萄糖由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至少需要穿过几层膜?
A.4层
B.7层
C.9层
D.6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高等多细胞动物(包括人类)营养物质吸收、运输、利用全过程。整个过程如下图:

小肠壁黏膜上皮、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因此小肠中的葡萄糖要穿透黏膜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才能进入血液,这过程要通过4层细胞膜(进出各一层),葡萄糖经血液运输,然后通过组织处毛细血管2层细胞膜,最后从组织液进入组织肌细胞通过1层细胞膜,总共7层膜。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图是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的实验流程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A所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C是耐盐性状的幼芽
C.整个实验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D.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芽,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过程A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正确。
B.B是融合的原生质体,C是选择培养基选择出耐盐性状的幼芽;正确。
C.整个实验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全能性;错误。
D.若目的植株丢失1条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而高度不育,则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芽,使得染色体加倍,以便获得可育的植株;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h,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 的酒精产生量与丙组相同
B.乙组产生的CO2与丁组一样多
C.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
D.甲组分解的葡萄糖少 于乙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表,线粒体中无法直接利用葡萄糖,因此甲乙两组不会有呼吸产物出现,丙组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丁组在有氧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A、B、D错;由于丁组在有氧条件能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所以丁组的能量转换率大于丙组,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场所和底物及产物,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分析、提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图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各阶段的物质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⑤阶段都可产生ATP,②阶段要消耗ATP
B.①和⑤阶段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C.除阶段③外,其他阶段都发生在细胞器中
D.在叶片表皮细胞中,①、②、③、④、⑤阶段都可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过程中产生的[H]只有一部分进入暗反应用于还原CO2,最后生成水,还有一部分用于光和磷酸化合成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了。如果[H]都生成水,那势必整个反应式前后的水是一样多的,可事实上进入了12个,出来了6个。3所述的过程为糖酵解,所有细胞生物都能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就是5所表示的电子传递链过程2过程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大量酶来参与CO2的固定的。所以D选项不正确。
考点:考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②途径提供
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
C.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过程④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及细胞呼吸过程可知,①表示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②表示乳酸发酵;③表示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④表示在线粒体内膜完成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人体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但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A项错误;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将受到抑制,即图中的过程④受到抑制,B项错误;人体细胞内CO2只在线粒体中产生,C项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而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