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能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当人被这些细菌感染后,会引起:
①组织液增多
②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减少
③组织发生脱水
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增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10·24”见义勇为英勇群体中,奋不顾身救出多名大学生的3名冬泳运动员为人们所敬佩.冬泳运动能强身健体,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在严寒冬季,冬泳运动员刚开始训练时在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
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
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A.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B.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C.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D.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人在感到饥饿时,是体内葡萄糖浓度下降了,此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合成分泌增多,作用于肝细胞,使肝糖元消解,非糖物质转化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所以AD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血糖平衡调节。
点评: 血糖平衡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
B.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8-1.2 g/L
C.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和吸收
D.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E.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不断分解
F.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血液中质量分数为0.8~1.2 g?L-1的物质是葡萄糖,A选项正确;血糖在AB段上升由正常范围到超过正常范围,主要原因是消化吸收,B选项正确。BC段下降主要是用于氧化分解,C选项正确。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血糖平衡调节。
点评:血糖的来源有三条途径:主要是从胃肠道吸收;其次是肝脏合成葡萄糖(即糖异生)或肝脏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肌肉中的糖原还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入血。血糖有四个去路:其一,人体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转化为能量;其二,在肝脏、肌肉中合成糖原;其三,转变为脂肪;其四,转变为其他糖类物质。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于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尿量的排出。故A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