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A.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B.淋巴→血液→组织液→肌细胞
C.血液→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氨基酸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被吸收进入血液,接着运输到组织液,然后再进入体细胞;故选A。
考点: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途经。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冲动的传递现象依赖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B.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同步
D.神经元永远不会呈单个的、游离的细胞而存在于生物体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以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为核心命题点,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兴奋在神经和神经元间的传导的知识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而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则还需经过递质的传递,该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可能分布于机体的同一个器官
B.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
C.用电刺激传出神经使效应器产生的反应即反射
D.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内分泌器官不可能是效应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端细小分支的膨大形成的;B错误。反射活动必须有神经中枢参与,用电刺激传出神经使效应器产生了反应但无神经中枢参与,不属于反射;C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图表示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的简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肌肉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是肝糖原
B.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肝细胞,且A所示的物质不能进入线粒体,则A可能是肝糖原
C.③和④过程的进行需要胰岛素,①和②过程的进行不需要胰岛素
D.④过程的进行需要消耗能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肝糖原是在肝细胞中合成的,在肌肉细胞内合成的是肌糖原,A错误;葡萄糖在肝细胞中可以被用来合成肝糖原,也可能被氧化分解,B正确;④过程表示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不需要胰岛素,①和②过程表示葡萄糖的两个“去向”,都需要胰岛索,C错误;④过程是O2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过程的理解,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当人在寒冷的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机体要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加强
②肾上腺的细胞分泌加强
③立毛肌收缩
④体表的毛细血管舒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胰岛B细胞的分泌加强是产生胰岛素, 体表的毛细血管舒张是和题意相反,是加强热散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