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膜中转运蛋白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转运葡萄糖的该蛋白质一定会发生变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是不能转运蔗糖的,A错误。碘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海带细胞的,B错误。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限,因此会出现饱和现象,C错误。根据图示,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在发生变形,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当温度由a变为2a时,酶促反应速率提高,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图2中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生理过程中,全部不需消耗ATP的组合是
①肾小管重吸收Na+?②干种子吸水?③C3的还原?④血液与组织液间气体交换
⑤抗体的合成与分泌 ?⑥氨基酸脱水缩合?⑦CO2固定?⑧质壁分离
⑨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⑩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钾离子外流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⑩
C.①⑤⑧⑨
D.②④⑦⑧⑨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肾小管重吸收Na+ 、C3的还原、、抗体的合成与分泌、氨基酸脱水缩合、主动运输都需要消耗ATP。干种子吸水、血液与组织液间气体交换、CO2固定、质壁分离为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钾离子外流为协助扩散,所以不需消耗ATP;
考点: 本题物质的运输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A.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消化
B.线粒体内的 [H] 与O2结合
C.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过程
D.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DP含量增加指的是ATP水解,为生命活动供能,因此耗能的生理过程均会使ADP含量增加。消化道内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消耗能量,A错误;线粒体内[H]与O2结合能产生大量的ATP,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过程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收缩需要消耗能量,ATP水解释放能量后转化成ADP,ADP含量增加,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和T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8%,其中一条链中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则另一条链中的G占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
A.18%
B.42%
C.27%
D.9%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已知双链DNA中,A+T=58%,G1=2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9%,则C=G=50%—29%=21%,而G=(G1+G2)/2,所以另一条链中的G2占该链碱基总数的18%,则另一条链中的G占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18%/2=9%。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
点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 91Exam.org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