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的是?
[? ]
A.快速繁殖
B.培养抗病毒植株
C.一般不改变原植物的基因型
D.需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简单示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为细胞的全能性
B.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产生基因突变
C.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即可获得人工种子
D.不能用导管细胞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的外植体是离体的花粉细胞
C.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D.原生质体的融合中,可获得多种融合细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东省冬季常受强寒潮和霜冻影响,对香蕉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链环状DNA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的危害十分严重。当前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由于无性繁殖是香蕉繁育的主要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因此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其种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香蕉大规模快速繁殖技术的过程________。
(2)脱毒香蕉苗的获得,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此方法的依据是______和_____。
(3)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afp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如何利用afp基本通过基因工程获得抗寒能力较强的香蕉植株。________。
(4)从细胞工程的角度出发,简述一种培育抗寒香蕉品种的方法及其依据。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选取香蕉外植体,通过诱导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然后通过调整植物激素比例,再分化形成芽和根,获得大量试管苗(或通过诱导形成大量胚状体,制成人工种子,适宜条件下萌发长成幼苗)
(2)茎尖(分生组织)组织培养?茎尖不带病毒(或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将afp基因插入土壤农杆菌的质粒,构建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的转化导入香蕉受体细胞,成功转化的香蕉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植株
(4)体细胞杂交育种,其依据是将不同品种的香蕉体细胞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融合成杂种细胞后培育出抗寒香蕉品种(或体细胞诱变育种,其依据是利用诱变剂等方法使香蕉离体培养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然后筛选培育出抗寒品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连线题 植物甲、乙是两种濒危药用植物(二倍体)。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以植物甲、乙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解决了自然繁殖率低的问题,这表明植物细胞具有____。由叶片等材料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___。
(2)下图a和b分别是植物甲、乙的萌发花粉粒和未受精胚珠的示意图。

在分离珠被细胞的原生质体时,通常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除细胞壁,其原理是利用酶的____性质。如果将图a中的1个精子与图b中的1个___细胞或2个____融合,可培育出三倍体植株。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该三倍体植株的幼苗,可能获得药用成分较高的六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
(3)植物乙自然结实率低,主要原因是花粉粒萌发后多数花粉管不能伸长。为探究生长素对植物乙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能性 ?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2)专一? 珠被? 极核? 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
(3)当生长素浓度为3.0mg/L时,花粉管平均长度最长,表明最适生长素浓度为3.0mg/L;当生长素浓度低于3.0mg/L(0~3.0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其浓度增加逐渐增强;当生长素浓度高于3.0mg/L(3.0~5.0mg/L)时,对花粉管的促伸长作用随其浓度增加逐渐减弱;当生长素浓度等于或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伸长起抑制作用。
结论:生长素对花粉管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促进或抑制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