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时,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参考答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使用该酶的最佳情况是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从曲线中看可以看出温度为60°~70°时,两个活性都在比较适宜的状态。故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评:信息题,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才能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过程中出现DNA∶染色体∶染色单体=1∶1∶1
B.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相同
C.纺锤丝可能从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周围发出
D.赤道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是: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形成染色单体,如果一条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则比例为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如果没有染色单体则比例为DNA∶染色体∶染色单体=1∶1∶0,A错误;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相同,B正确;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C错误;赤道板是个空间位置,不是细胞结构,细胞板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B.用无水乙醇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分离
C.溶解度越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越快
D.滤纸条上的最上面色素带呈黄绿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使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故A错误;用无水乙醇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故B错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故C正确;滤纸条上的最上面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呈橙黄色,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不能形成ATP的场所是
A.叶绿体基粒
B.线粒体基质
C.叶绿体基质
D.细胞质基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是暗反应,消耗ATP。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脸衰老时,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加深,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通透性随之改变
B.叶绿体在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膜都参与抗体的合成及运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细脸衰老时,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加深,通透性随之改,但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不是衰老细胞的特征,A错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DNA和RNA,有光合作用暗反应需要的有关酶,B正确。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是自由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C错误。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并且参与运输,而不是高尔基体膜,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