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来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B.当质壁分离的细胞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
C.用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细胞后,一定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现象
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涨破。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面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其中丙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甲物质的运输不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并且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属于自由扩散;乙物质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运输动力仍然是浓度差,属于协助扩散;丙物质运输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并且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线粒体是小肠上皮细胞的主要供能结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主动运输功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下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B.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C.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种离子均不能通过人工质膜,说明这两种离子都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在不提供能量情况下,插入缬氨霉素后,K+的运输速率能获得提高,说明缬氨霉素相当于钾离子的载体,钾离子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膜的结构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点评:本题结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三个方面(浓度差、载体、能量)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A.CO2出入组织细
B.O2进入组织细胞
C.水分子进入组织细胞
D.NO3- 进入根细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该物质通过细胞膜是逆浓度梯度,需载体蛋白协助,还需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二氧化碳、氧气和水分子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而NO3- 进入根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