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线题 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结构。该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等。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人工湿地的碳循环图解。

(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赞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垂直?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4)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
(5)见下图

(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装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曝气池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好氧性细菌
B.污泥中的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能通过有氧呼吸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C.从沉淀池流出的清水含有较多的无机盐
D.利用沉淀池的污泥产生沼气和废渣,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连线题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_。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___________。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_______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参考答案:(1)高? 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
(3)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 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