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DNA数目关系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DE段、图丙中的②
B.甲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乙图BC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③变化的原因是DNA复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图甲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图乙中AB断为间期,BC段为前中期,DE段为后末期。丙图中①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8:0:8,②时期为4:8:8,③为4:0:4.图甲为图乙中的DE段;核糖体和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而活跃;②到③是因为着丝点断裂之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对应图乙中的DE段。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
点评:本题有较大的难度,综合考查了有丝分裂中的各种知识点,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对于高等生物个体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要通过受精作用才能产生新个体
B.必须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才有可能发育为成熟的个体
C.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结果。所以生长和发育的速度和强度成正比关系。
D.在卵细胞形成的同时,还产生了三个极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的有高等生物的生殖方式,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减数分裂的结果。属于考纲中的分析比较层次。因为本题强调了是高等生物个体,即使是高等生物个体,产生新个体的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只有有性生殖才需要完成受精作用,所以A错了,C选项中描述生长和发育的关系没什么问题,但是并不是生长越快发育就越强啊,个体发育到一定程度以后,不会再继续发育了。D选项中涉及到的知识就是游戏分裂中卵细胞的形成,最后形成的还有3个极体,不是极核。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丝分裂分裂期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
B.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D.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的特点之一是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复制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的复制。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的时期、场所、方式及特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豌豆的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依次为
A.14、0、14
B.14、14、14
C.28、0、28
D.28、28、2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14个DNA。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所以此时期染色单体消失,数目为0,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等都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即28。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点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 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数目。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不进行基因的表达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某人的胰岛细胞和胰腺细胞中的核酸相同
D.衰老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力全部下降,酶活性减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增殖过程中,分裂间期要合成有关的蛋白质,必然要进行基因的表达,A错误;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正确;胰岛细胞核胰腺细胞中的DNA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的RNA有区别,C错误;衰老细胞内的某些基因表达能力下降,多种酶活性减弱,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等内容的理解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