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关于下图图示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活性随pH值升高逐渐降低
B.温度从0→P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C.随pH值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D.该酶的最适pH值是5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通过图示可知,是研究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该酶的最适PH=6酶活性强,温度为P点对应温度酶活性强,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述概念在动植物中均可适用的是:
A.细胞液
B.原生质层
C.原生质体
D.原生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细胞液是指液泡液;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均是成熟的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具有。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剩下的部分。原生质是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适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若将果蝇精原细胞的全部染色体DNA分子用15N标记,并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8个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可能
①1/2 ②3/4 ③1 ④5/8?⑤7/8
A.仅有①②③
B.全都可能
C.仅②③④
D.仅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的变化规律及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可以判断出,精原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条15?N和一条14N的单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只有一半的含有15N标记,而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14N。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裂成的子染色体间随机组合,会出现多种组合。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复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意在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
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单体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故A错;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故B错;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纺锤体在前期形成,故C错;着丝点在后期分裂,染色单体在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考生可以利用口诀记忆有丝分裂过程。口诀是:“膜仁消失现两体,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加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储存、保鲜蔬菜和水果所需要的条件为
A.零上低温、干燥、低氧
B.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高氧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温度、水、氧气浓度,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水分较多,则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会加强,并易发生霉变,而过于干燥,则会使蔬菜和水果失水而不利于保鲜;氧气充足,细胞会进行有氧呼吸,分解较多的有机物,无氧又使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也会分解有机物,只有低氧,既能抑制细胞无氧呼吸,又不利于细胞有氧呼吸,此时分解的有机物最少。所以选B。
考点:细胞呼吸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