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包括的内容是
A.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故选D。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如果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酵母菌的某些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并且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正常存活,那么,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酵母菌的染色体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故A正确;重组酵母菌的性状受其遗传物质的控制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故B正确;重组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和自然状态下的酵母菌有所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故C正确;重组酵母菌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改变酵母菌的进化方向,生物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环境条件)决定,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
点评:本题情景比较新颖,以人工拼接的方法产生酵母菌染色体结构变异为背景,考查生物的变异、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相对独立的海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1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克隆羊多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个体不能相互交配,或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A选项中,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不可育,说明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已经形成生殖隔离,说明四倍体西瓜是新物种。B选项中,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种群间还未产生生殖隔离,所以还没有产生新物种。
C选项中,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骡高度不育,不能称为新物种。D选项中的克隆羊多利能与普通羊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未产生生殖隔离,说明克隆羊多利不是新物种。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及生殖隔离的概念。
点评:对于这类试题,考生只有掌握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及理解生殖隔离的概念,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
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D.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的原材料,变异类型越多,则被生存环境选择出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