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过程是
[? ]
A.光合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D.B、C都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连线题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表乙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
(2)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①过程表示的是___________。
(3)表乙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____。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
(4)图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关系。
参考答案:(1)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 化石燃料的燃烧? ③④⑦?
(2)非生物的物质(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呼吸量? 8.707×104kJ?
(4)能量流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某调查小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查阅网上资料,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的是
[? ]
A.把秸秆作为饲料,再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施入农田
B.建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再取出肥田
C.将秸秆粉碎后,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
D.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有利于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农作物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
[? ]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D.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连线题 目前,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
(1)在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若人体要得到1kJ的能量,玉米至少要固定_________kJ的太阳能,鸡和害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原来膳食结构鸡肉:粮食=1:3,改为膳食结构为鸡肉:粮食=1:5,理论上,玉米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人类要最大限度地获得能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年中,玉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除图中所示的能量外,还将有三部分能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未被利用的。
参考答案:(1)5? 捕食和竞争
(2)增多? 调整后的膳食中,增加了玉米的数量,减少了通过鸡进行的能量散失,人获得的能量增加? 消灭害虫,停止养鸡,玉米秸秆养牛(生产食用菌或发酵产生沼气作为能源等,至少写出两项。)
(3)通过呼吸作用所消耗的? ? 被分解者利用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