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哪一个实验的观察现象(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编造的)不符合我们所学到的有关胞质分裂的知识。
A.抗肌球蛋白抗体(anti-myosin)注射到分裂的细胞,导致胞质分裂的停止
B.当肌球蛋白II(myosin-11)基因突变时,细胞进行细胞核分裂,但不能胞质分裂
C.抗肌动蛋白抗体(anti-actin)注射到分裂细胞对胞质分裂没有影响
D.显微镜观察的肌动蛋白纤维F-actin是平行的排列于分裂沟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后期和末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在两极之间的“赤道”上形成一个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环带,微丝收缩使细胞膜以垂直于纺锤体轴的方向向内凹陷,使细胞质分裂。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导致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
C.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
D.细胞能无限增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B.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改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定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
D.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导致新物种产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的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
B.每条染色体都有两条染色单体
C.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位置上
D.每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7(2a-m)
B.8(a-m)
C.7(a-m)
D.8(2a-m)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DNA分子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T,G=C,题中所给C=m个,则T=(2a-2m)/2= a-m。又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3×(a-m)-(a-m)= 7(a-m)。
考点: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碱基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相关碱基的计算,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