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致敏的B淋巴细胞启动分裂,需要接受活化的辅助T淋巴细胞的信号
B.效应B淋巴细胞能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裂解之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
D.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被抗体分解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人体排出Na+的途径是
A.肾排出
B.大肠排出
C.肺排出
D.皮肤排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人体排出Na+的途径主要是经肾随尿排出。另外还有极少数的Na+经皮肤随排出和经大肠粪便排出。离子形式存在的无机盐不可能经肺随气体排出。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11年5月丹阳一户瓜农种植的几十亩西瓜莫名“爆炸”的消息传出,将西瓜膨大剂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植物激素不同于动物的性激素,过量摄入对青少年的发育不会造成影响,B错误。生长素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C正确。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乙烯的产生不起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图表示连接有电流表的一段神经纤维,且bc与cd的距离相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a点时,d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B.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b点膜电位为内负外正
C.刺激c点时,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一次
D.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刺激c点时,产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负电荷,无电位差,不发生偏转;当刺激a点,使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故选C。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更有“白色血液”之称,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
A.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奶→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奶→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牛奶富含蛋白质,首先经消化系统消化水解形成氨基酸,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经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被组织细胞利用,所以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本题难度:简单